阜阳农业靠标准化快速发展

发布:2008-8-4 8:08:36  来源:转载  浏览次  编辑:晓宇

    近年来,安徽省阜阳市抓住农业标准化这个发展现代农业的“利器”,把标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,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。

  标准化给种植户带来真金白银

    去年秋天,颍州区的“恋思”萝卜卖到每公斤4.1元,是普通萝卜价格的4倍。与此相似的是,去年春节期间,颍泉区的“闻集”草莓在北京市场热销,引得客商常驻闻集镇,就等草莓采摘后及时运到北京去。今年夏天,临泉县的“半截楼”西瓜开始上市,并与往年一样热销。在一些农户感慨“种啥啥多,卖啥啥贱”时,“恋思”萝卜等农产品何以能够牵住市场“牛鼻子”,在激烈的竞争中夺位占先?颍州区西湖镇的一位干部一语道破“天机”——“‘恋思'萝卜从种子、肥料使用到生产过程及包装贮存,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,这样的农产品当然会受到消费者青睐。可以说,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给种植户带来了真金白银。”

  在阜阳,像“恋思”萝卜、“闻集”草莓、“半截楼”西瓜这样的标准化生产基地还有100多个。该市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5月底,全市建立安全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万亩,优质率达72.7%,绿色食品或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22万亩,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30多万亩,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分别达到59个和46个,有273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。去年,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额达6261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了三成。

  企业带动农业标准化

  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和经营,难以实现农业标准化。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联基地带农户的优势,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重要载体。阜阳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的进程中探索出了这一有效的途径。

  2003年,有关部门对全市农业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摸底考评,首批评选了50家市级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。短短4年间,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猛发展,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30家,其中国家级、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5家。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“企业+基地+标准+农户”的运作模式,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了紧密、半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,解决了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中自身难以解决的实施主体不到位、千家万户难推行的问题,推动了种植、养殖和加工、贮运等过程的标准化,实现了农业标准化与市场的对接,企业增加了效益,农民得到了实惠。

  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,阜阳市政府每年都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都进行扶持,而这种扶持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农业标准化。据统计,2007年,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规模突破了600万亩,带动农户82.6万户。阜南县会龙乡以会龙蔬菜产业公司为龙头,建立了3.5万亩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,该基地2006年被省农委认定为省级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,产品销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,由此所形成的蔬菜产地市场被确定为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。

  品牌提升农业标准化

  阜阳是个农业大市,但能拿出手的名牌农产品太少。2005年底前,全市绿色食品认证数仅有3个,认证总数在全省处于末位。

  为扭转这一局面,市政府制定了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(2005-2010)》,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。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广泛宣传,积极做好认证组织和服务工作,绿色食品认证迅速迈上了快车道。两年时间,绿色食品认证总数达46个,其中,2007年当年认证数量居全省第四位。

  与此同时,阜阳市还把认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结合起来,以认证促进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,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。据市农委的同志介绍,近几年来,该市先后制订了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90多项,所有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认证企业都制订了适合本地、本企业的生产技术规程。

  该市还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,又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进行精心培育,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。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、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参与到品牌创建中,市政府对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,每个产品分别补贴1000元、6000元和20000元,对获得市级、省级名牌农产品称号的产品每个奖励1万元和2万元。该市先后有“集辰”牌辣椒、“绿发”牌鸡蛋等12个产品先后获得“安徽省名牌农产品”称号。2007年,有25个农产品脱颖而出,成为市级名牌农产品。 来源:农民日报

相关文章

赞助商推广链接
Copyright © 2003-2011 fuyangx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