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地位的变迁

发布:2007-3-22 22:17:19  来源:阜阳信息网  浏览次  编辑:晓宇
    安徽在建国初期,曾被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列为沿海省份,它的两个主要城市蚌埠和芜湖当时被公认为大城市。这一点在当时的报纸中可以清楚的看到,在毛选和邓选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有关文章。而在建国后到八十年代的三十多年里,安徽的经济地位也一直保持在全国第十四五名左右,属中等发达的省份。 
  
  安徽当年敢为天下先,凤阳小岗村在全国最先实行以包干到户、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,为此而名扬中外;芜湖的“傻子”年广久则成为当时中国个体户的代表,被誊为“中国第一商贩”。资源方面,安徽有天下第一山--黄山,有四大佛教圣地之一--九华山,有五大淡水湖之一--巢湖,有四大米市之首--芜湖,有华东最大的煤炭基地,有华东最丰富的铁矿和铜矿,有中国最丰富的水泥原料,有中国第七长的内河通航里程,铁路长度华东第一,科技方面,有世界级学府中国科技大学,有中科院安徽分院,省城合肥号称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(虽然有点名不符实),等等,基础在中西部来比是相当的超前的。 
  
  但自八十年代以来,安徽发展缓慢,在全国的位次逐年往后靠,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全国的差距越来越大,到了2002年,全国人均GDP为7972元,安徽只有6368元;全国城镇人均收入7703元,安徽为8032元;全国农民人均收入2476元,安徽为2118元,各项排名在华东和中部地区均为倒数第一。成为名符其实的离富裕最近的贫困省。安徽,忽然间成了贫困的代名词。 
  
  安徽本来不是这样!在明代,安徽的芜湖就是全国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,以浆染业与松江的棉纺织、苏的丝织业、铅山的造纸业、景德镇的制瓷业并称与世(见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);明清时期的徽商称雄中国商界达数百年,芜湖、巢湖、安庆素称鱼米之乡,虽不敢比湖广熟天下足,但从芜湖米市能成为四大米市之首,就可看出鱼米之乡的富庶了。1918年芜湖海关进出口货值就达当年全国对外贸易的3.5%,成为长江通商巨埠之一。淮北虽条件差一些,但也不过与苏北、鲁南、豫东在一个档次上。 
  
  但现在呢?现在这种现象,让人怎样去理解?

相关文章

赞助商推广链接
Copyright © 2003-2011 fuyangx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